最近关于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报道很多,虽然都提到货币政策“紧缩”的原因,但与2008年关于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报道比较,显然并没有那么理直气壮。从媒体的形象表述中可以发现,这次中小企业贷款难出现在流动性收紧的背景下,企业的问题出在魂断“资金链”、“多元化”祸根方面。资金链“链”接何处,多元化“祸”从何来?这些描述隐含,中小企业的资金困难并不是难在主营业务上,而是资金缺口在非主营业务的资金链环节上。
不是货币政策紧缩之过
近期相关媒体连续报道几例企业老板出逃事件。虽然企业经营业务不同,但是故事大同小异,共同之处是都欠下极不合理的超亿元甚至数亿元的巨额债务,最后“资金链断裂”弃债出逃。另一个共同之处是,断裂的资金链都不是在各自的主营业务上面,生产电缆电线的企业资金断裂在房地产和土地的投资和交易上;皮革生产企业资金断裂在非法从事的借贷融资上;阀门生产企业资金断裂在不动产的倒买倒卖上。可见这些“中小企业”都名不副实,这些企业的资金链问题显然不应该归咎于“中小企业贷款难”之列。把“不务正业”的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笼统简单地说成传统意义上的“中小企业贷款难”,可能是极大的误导。
每次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批评矛头均直指货币政策。认为“紧缩”的货币政策遏制了银行信贷规模。银行在信贷额度受限的情况下一定是首先减少中小企业的贷款,中小企业转而寻求民间其他方式的融资,推高民间融资利率,增加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加剧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这个“故事”在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新背景下也需要重新解析。
首先,银根并未紧缩。根据央行数据,一季度社会融资总额4.19万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略超过3万亿的总额,其中银行新增贷款2.2万亿,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通过理财产品投放的信贷增长大大高于去年同期。4.19万亿并未包括民间融资部分。从融资规模分析,今年截至目前为止,融资水平与2009年和2010年基本一致;如果延续现在的银行新增信贷、表外信贷和民间融资规模增长的态势,从全年的角度判断,可能会突破2010年14.27万亿的融资规模。货币工具特别是存款准备金率的月度化上调是在控制月度变化的流动性保持合理而不是过剩的水平。由此可见,货币政策并未收紧。
其次,民间融资极高的利率正说明向民间借贷的信贷背景不正常。真正的中小企业的边际收益和利润都不会很高,不可能承受很高的利率水平。有报道称某项目开工向民间投资机构申请月息6%的三个月的信贷,该项目一定不是一般从事实体投资的项目,因为没有中小企业的主营业务的回报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用高利率借贷决不是中小企业的借贷行为所致,真正经营实业的中小企业不可能靠高利率资金运行。
在我们分析的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的新背景下,如果再次像2008年那样,放松银行信贷来“拯救”中小企业涉足的高风险行业,或者简单把民间融资利率高归结于货币紧缩的结果,而改变现在的货币政策,通胀的恶化将不可避免,房地产泡沫可能会更大,银行和经济将面临更大的系统风险。
中小企业排忧解难之道
我们并不认为所有的中小企业都在“不务正业”,而且中小企业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融资困难的困扰。解决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第一,银行信贷可设立专项中小企业资金。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从银行现在的信贷额度中,划出一个比例,作为专项中小企业信贷资金,专门支持那些手上确有国际国内订单,周转资金不足的企业,支持那些正在向能够驾驭的领域转型的企业。这里的关键是不增加银行现有的信贷额度,同时严格界定中小企业的经营行为,在新的背景下对中小企业信贷也需要“有保有压”。第二,股权融资。创业板、中小板、新三板,都可以成为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的渠道。因为上市融资对企业有门槛,对主营业务也是有比较明确的规定,只要把好这些上市的关口,监管到位,股权融资既能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又可以避免中小企业盲目“多元化”发展带来的风险和防止民间融资的无序乱像。第三,债券融资。我们还没有中小企业的债券品种。中小企业发债一定是高风险债券。应该加紧中小企业债券发行机制和风险控制的研究,尽快推出中小企业债的新的融资方式。第四,加强对非正规金融的监管。民间资金规模越来越大,逐利性更强,有必要加强对民间信贷和民间金融行为的规范和监督。
在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面纱被揭开以后,我们也看见中小企业的所谓转型和升级换代不是“逼”得出来的,要引导民间资本流向实体经济而不是大规模“玩”高风险的钱“生”钱的游戏,中小企业转型和升级需要可操作性的政策引导,否则可能“逼”出更大的新的无序和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