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五险一金”缴费比例
单位 个人
养老保险 20%(其中17%划入统筹基金, 8%(全部划入
3%划入个人账户) 个人账户)
医疗保险 10% 2%+3元
失业保险 1.5% 0.5%
工伤保险 根据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 不缴
生育保险 0.8% 不缴
公积金 12% 12%
案例1
公司人力成本 “五险一金”占三成
税前月薪万元员工,公司要为其承担4480元“五险一金”
“来酷吧”是一家成立不到两年的移动互联网娱乐网站,该公司总经理刘先生告诉记者,公司每月为员工缴纳的“五险一金”额,占到了当月人力总成本的三成。
刘先生表示,作为一家互联网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是该公司核心价值所在。公司员工不到20人,不同职级员工收入差距较大。刚入职的大学毕业生起薪一般在2000-5000元(税前,下同),工程师可达到6000-7000元,高级工程师可达1.2万元,架构师可达2万元。所以员工工资及企业为其相应支付的“五险一金”就成为该公司最主要的一项成本支出,公司目前的全部营收都用于补偿这些支出,至今仍未盈利。
所谓“五险一金”,指的是五种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
根据北京市对于“五险一金”的缴费规定,“来酷吧”每个月为员工缴纳的费用约占其月工资的44%(养老保险20%+医疗保险10%+失业保险1.5%+工伤保险0.5%+生育保险0.8%,住房公积金12%)。也就是说,如果一名员工税前月收入为1万元,公司每月要为其承担4480元的“五险一金”。公司为该员工付出的总成本为14480元,“五险一金”占比30.9%。
案例2
按低标准缴纳 “五险一金”占12%
税前月薪万元员工,公司要为其承担1363元“五险一金”
另外一家公司的副总经理崔先生则表示,由于该公司员工基本没有北京户口,并不愿意公司为其缴纳高额社会保险,所以该公司经过与员工协商后,统一按照北京市规定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缴纳“五险一金”。
据崔经理介绍,该公司主要从事企业资产管理软件开发及服务,员工100多人,其中技术型人才约占9成。按照北京市相关规定,该公司员工的社保类型分为两类,如果有北京户口就是“五险一金”齐全;如果没有,则为除生育险外的“四险一金”。虽然今年初曾有消息称北京将给非京户籍职工上生育险,但由于目前仍未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该公司仍按照原先的标准缴纳。
由于该公司很多员工并不具有北京户口,在北京打拼多年后很可能还要回到自己的故乡;而根据相关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在达到退休年龄时必须累计缴费满15年,方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不过,今年7月1日起即将实施的新《社会保险法》规定,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缴费不足15年的人员可一次性缴费至15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还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崔经理表示,未来养老金异地转出的具体细则还未公布,企业缴纳的未必能使员工受益,所以很多员工宁愿公司现在少缴纳一些社保,把多余的钱按工资形式发放。
根据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本月下发的《关于统一2011年度各项社会保险缴费工资基数和缴费金额的通知》规定,最低一级各项社会保险缴费工资基数为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为1680元。
崔经理说,该公司每月的缴纳金额稍高,大约2000元左右。他表示,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么做其实企业和员工都有苦衷。据悉,目前该公司每个月“五险一金”的支出约占整个人员薪酬支出的12%。由此推算,如果一名员工税前月收入1万元,公司将为其支出“五险一金”1363元。 |